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(例:UC浏览器、QQ浏览器)
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.com

第128章

这段话的意思其实就是说,我们好好地关注自己的良知,当我们去做事时,良知就会自动自发地告诉我们该怎么做。

而良知在我们心中,所以你只需要在心上用功就是了,所以说,心外没有任何道理。

正如一个杀猪的,只要把手中的刀磨得锋利,天下就没有杀不死的猪。

我们有点遗憾,徐爱问的只是儒家最关注的&ldo;忠孝&rdo;问题,如果徐爱问王阳明:您说心外无理,那么,如果我要制造一把神机营使用的火枪,那制造火枪的这个&ldo;道理&rdo;是在心内求还是心外求?如果王阳明在今天,我们也会有很多问题,比如,我是个文盲,却非常想制造一枚中子弹;我每天早上醒来都会吐三升血,我是在心中求解救的方法,还是去医院;我对数学一窍不通,却想证明勾股定理。

这些问题,我能在心中求吗?

王阳明会说:&ldo;能。

&rdo;

因为&ldo;心外无理&rdo;还有另外一个秘钥,这个秘钥就是,用心。

天下一切事情就怕&ldo;用心&rdo;两个字,任何一件事,只要你肯下苦功,肯用心,几乎就没有做不到的。

因为天老爷在我们降生前就给了我们一个法宝,它就是良知。

在王阳明看来,这个良知是无所不能的,能生天生地,成鬼成神。

而这个良知就在我们心中,我们想要制造神机营的火枪,那就用心去探求,如果你是文盲却想要制造一枚中子弹,那就用心去学习知识,每天进步一点点,几十年后,那就会取得天大的成就。

你如果每天都吐血,那你的良知就会告诉你,赶紧去医院啊。

所以说,心外无理。

这种回答,乍一看去像是朱熹的,但实际上不是。

前面我们说过,朱熹是在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去寻找问题,而王阳明则是面对问题时,才来探究问题。

虽然如此,但很多人对上面的回答肯定不满意。

实际上,如果你翻遍《王阳明全集》和《明儒学案》和关于王阳明的一切,你都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:王阳明谈的都是儒家思想灵魂中的三纲五常,也就是伦理学,他对自然科学的探寻恐怕只有那次失败的格竹子事件。

以今人的角度来看,在这点上,王阳明逊色于朱熹。

朱熹虽然也有理学家倾向于伦理研究的特征,但他也喜欢探究自然科学。

研究朱熹的专家说朱熹使用各种天文仪器探索宇宙,还说他对节气的研究已可使他跻身专家行列,更说,石油就是这老头发现的(石油应该是沈括发现的)。

中国人和西方人有个明显的差异。

中国人喜欢在人际关系中获得幸福,而西方人则喜欢在和大自然的搏斗中获得幸福。

王阳明就是中国人里典型的代表,他在自己心学史的论述中,&ldo;心即理&rdo;就是解释人际关系的伦理学的。

把&ldo;心即理&rdo;这一法则从伦理学中拎出来,放到别的学科中,就有点重心不稳、摇摇晃晃了。

不过,这也正是心学的伟大之处。

它永远把重心放到自己的内心上,时刻在内心上用功致良知,这样就少了外界的很多烦忧。

今天的我们,都知道,人生在世第一大难题不是洪水猛兽这些大自然的挑战,而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。

相邻小说
一不小心成为白月光的替身了  成吉思汗:意志征服世界  鱼塘主  饿了怎么办  法治社会,文明驱邪  惊世废柴七小姐  宠你一生  八荒剑神  只怪继后过分美丽  团宠师弟参加音综后  全世界都变性了  万水千山拟人录  重生之朽木男雕  开学第一天全校穿越  首辅大人的白月光跑路了[重生]  贱妾  穿成年代文女主闺蜜  不嫁入豪门就变蘑菇  他的小蜜糖  别再凶我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