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(例:UC浏览器、QQ浏览器)
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.com

第2章

毫无疑问,有些书评会质疑,全球性的世界大战才刚打完,是否适合出版一本这样以个人遭遇为重点的历史书。

毕竟从美国本上宣布美国胜利日算起,距离现在也不过才十一一年:而若从另一个世界强国在「中国胜利日」庆祝解放算来,不过才十年。

现在大部分人都认为,「中胜日」才是彊尸大战正武终结的时点。

当某个联合国的官员表示「人类先是经历十年战争,战后至今已经享有十年的和平了一的时候,我们该用什么样的观点去回顾这场浩劫?这种说法很有道理,我们也不能加以忽略。

以目前的这个世代为例,对于那些曾经参与战斗、承受苦难,并且为人类赢得这十年和平的战士来说,时问不仅是敌人,也是盟友。

是的,随着时间流逝,人类会想出更多后见之明,在战后的这个成熟世界当中,为人类的记忆增添更多智慧。

同时,许多记忆也流失了。

流失的记忆被困在残破、软弱的躯体或心灵之中,无法看到胜利的果实。

众所皆知,彊尸大战结束后,因为营养不良、污染、之前本来已经根除的疾病等因素,使得人类的乎均年龄大幅滑落。

即使在美国,虽然经济已经在复甦,健保也普遍了,还是缺乏足够的资源来照护所有生理与心理的伤患。

也就是因为「时问」这个敌人的因素,我才决定不要用事后诸葛亮的观点来空谈,转而决定出版这些幸存者的故事。

也许距今几十年后,某个人会拿起这份记录着昔日幸存者的智慧回忆录,也许我自己也身列幸存者的名单当中。

虽然这本书是一本集结回忆的作品,但它也包含了许多科技、社会、经济等方面的细节:而这些细节,在联合国当初的委员会正式报告中也有记载。

这些细节与本书主角所叙述的故事相关。

这些都是他们自己的故事,不是我的,而我也尽量不要在书中凸显我个人。

本书当中对于口述历史的当事人所提出的问题,是从读者的角度出发而设计的,我自己尽量不加添个人的判断或评论。

如果真的有哪个「人性因素」是须要加以排除的话,那该排除的就是我。

第一章警告

大重庆都会区,中华邦联

在战前极盛时期,大重庆都会区号称有三千五百万人口,现在只剩差不多五千人。

在这里,国家的重建基金来得很慢,因为政府把资源都投注在沿海人口稠密的地区。

这里没有中央配电线路,没有自来水,只有扬子江水。

但街道上的残壁碎瓦都清除干净了,地方上的「安全委员会」也防止了战后的骚乱暴动。

「安全委员会」主席叫鄘井树,本来是医生,现在顾不得老迈的年纪以及战时的旧伤,仍勉强为病患出诊。

我见到的第一场尸变大爆发,发生在一个很偏远的乡村,那地方连个名字都没有。

居民管它叫「新达昌」,但这种称呼也是出自怀旧的乡情而已。

他们从前的家乡叫做「旧达昌」,地名源于三国时代,当地的老树、古屋、阡陌良田随处可见。

三峡大坝完工后水位上涨,达昌的许多建筑被一砖一瓦的拆掉,栘到更高的地方按原样重建起来。

相邻小说
网游之近战法师  血红的右眼  于星辰之中  女医千岁千千岁  林瑜种田记  安乐死  走过青春的独木桥  星际:捡来的奶猫竟是联邦元帅  家有悍妻怎么破(上)  满州国妖艳  我的作精男友  我和同事去除鬼  女配修仙后重回末世  穿成灰姑娘的姐姐[穿书]  人间之剑:战国篇  盘龙  人皮美容师  小棉袄[重生]  嫁给沈先生  阿尔法的迷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