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(例:UC浏览器、QQ浏览器)
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.com

第14章

祖父认为,如果只从实力角度来考虑崇佛,则&ldo;不免失之虚伪&rdo;,如此治康&ldo;无以促进康民之倾心结附&rdo;,因而也无法&ldo;开康省新文化之良机&rdo;。

他主张从佛教文献整理、学说研究、论辩等处着手来形成新的文化基础。

祖父之关注佛学研究,除了是出于和佛教界人士深层文化沟通的需要之外,确实有一些现实问题的处理需要他对佛学有所了解。

比如,佛教中有黄、红、白三派,从尊崇佛教的理念出发,三派同在尊崇之列。

而从政治治理上考虑,哪一派更需提倡,是祖父在康区当时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。

要处理好这个现实问题,就需要对这三派的特点有所了解。

祖父当时采取了&ldo;特别提倡黄教&rdo;的政策。

他这样做具有对佛教中这三派的认识上的根据:

&ldo;红、白两派,其教授法多宜于上根人。

黄教普遍上、中、下三根,其特点为讲究性相、严守戒律二者。

讲究性相,则知识明,严守戒律则行为正。

果使人民知识皆明,行为皆正,政治上所得之裨益尚可计耶。

&rdo;

当时在康区最流行的教派是黄教。

从文献看,祖父在上个世纪30年代即对于黄教所倡导的&ldo;三士一贯学说&rdo;进行过研究并有心得。

在他看来,这一学说对于出世法和世间法具有两相圆融之妙。

他认为,撇开出世的一面不论,即使仅从&ldo;政学&rdo;角度看,该学说也有值得重视之处。

他将黄教中&ldo;下士学说&rdo;、&ldo;中士学说&rdo;和&ldo;上士学说&rdo;的现实意义分别做了一番推演,其论述如下:

&ldo;甲、下士学说,以明业果之取舍为中坚。

此项学说,如果昌明,能养成人民止恶行善之自信心,而发为自治自强力量,扫去一切听天认命之依赖恶习与不正确之知见,自创美善环境,而跻之富强。

今日欲恢复民族,尤非提倡此学,不易策发其原动力。

&ldo;乙、中士学说,以出离心为中坚。

此项学说,虽重在出世,但如果昌明,能养成社会上之高尚风概,而一扫沉溺物欲率人相食之流弊。

&ldo;丙、上士学说,以大菩提心为中坚。

此项学说,特别阐明孝字意义充类至尽,多为儒家所未逮。

举凡牺牲自己利济他人,拔一切苦予一切苦予一切乐之高深道德伟大人格与事业皆由此发生,如果昌明则能养成社会上之多数真实贤明首领人才。

&rdo;

可以看到,祖父在讨论&ldo;三士&rdo;学说的时候,不限于知其然,他更关注的是该学说在变化了的社会环境、国际环境之中,有哪些积极因素可予引申。

培养止恶行善的自信心,引发自治自强的力量,养成高尚风气,培养利济他人的贤明首领人才等,都是这种取向上的思考。

在对西康的治理和对康藏佛教的研究过程中,祖父逐渐体会到,在经营康藏地区中易犯的错误之一,是认识不到康藏佛教和汉土佛教之间的差异。

而这种差异,是理解康藏地区宗教文化与汉地不同的不可或缺的环节。

他认为,康藏地区&ldo;之难于治理者,不惟其地理环境之特殊,语言文字之差异。

而其最重要之原因,实由其宗教文化之不同,不易为外人所了解。

故以吾汉族同化力之强,接壤而居,自唐迄今,历千余年而终不能沆瀣一气者,即以此故。

&rdo;祖父在1943年的一篇题为&ldo;国人对于康藏佛教应有之认识&rdo;的文章中,从康藏佛教的特点入手,对其和汉土佛教的差异进行了一番比较。

相邻小说
倾世佳人周小史  汉末之最强争锋  天后来袭之傅先生超甜  神魔释厄录  重建三国  [综漫]最强打开了十代目的棺材  狼骑竹马来  桃太郎星的机械大师  江湖我独行  慕如春风霍先生  白算计  海贼之罪恶王冠  爱了很久的朋友  冥约代理人  地球纪元  同归  前朝后宫都是修罗场(女尊)  我与灵器与美少女妖怪  穿成男主的炮灰前妻  兵书世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