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(例:UC浏览器、QQ浏览器)
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.com

第23章

偏偏他下午看到电影杂志上有柏原崇和江口洋介的照片,瞪着眼空对两个人吃醋,然后悲观地想给这段感情写奠文。

沈溪儿告诉他那是假的‐‐她怕林雨翔寻短见,说出了口又后悔地想,留林雨翔在这世上也是对她语文课代表的一种威胁。

林雨翔高兴得活蹦乱跳。

自修课时他跑去门卫间看信,一看吓了一跳,有他林雨翔二十几封信,于是他带着疑惑兼一堆信进了教室,进门时不免要炫耀。

有时信多比钱多更快乐,因为钱是可以赚的而信却赚不出来。

同学诧异,以为林雨翔登了征婚启事。

林雨翔自豪地拆信。

拆了第一封信才知道来由,那些人是因为看了林雨翔的文章后寄来的。

第一封简明扼要,毫无旁赘,直冲目的地而来:我看了你的文章,觉得很好,愿与我交笔友的就给我回信,地址是……

第二封远自内蒙古,看得出这封信经过长途跋涉,加上气候不适,又热又累,仿佛大暑里的狗,张嘴吐舌‐‐信的封口已经开了,信纸露在外面。

信的正文一承内蒙古大草原的风格,长无边际:你别以为我们是乡下人哦,我们可是城上的。

我父亲是个教师,母亲是个家庭主妇。

我妹妹今年三岁,正计划着给她找个幼儿园呢!

你们这里是不是叫幼儿园呢?上海是个繁华的大都市,让我充满了向往和幻想……

这样的,写了几千字,天文地理都海纳在里边。

雨翔这才明白,信虽然赚不出来却可以撰出来‐‐当然是和学生作文那样的杜撰的&ldo;撰&rdo;‐‐雨翔决定不回信。

这时他首次感到成名后的优越。

以后的信大多是像以上几封的式样内容,涵盖全国各地。

广东作为本土,更是有数十封。

写信人都看了《全国作文佳作选》,再引用伯玉的话夸奖,毫无新意。

雨翔发现现代人的文笔仍旧有南北派之分,南方人继续婉约,信里油盐酱醋一大摊;北方人口气像身材一样豪壮,都威胁&ldo;你一定要回信&rdo;!

雨翔庆幸自己身在上海,不南不北。

拆到一封本市的来信时,顿时庆幸也没有了‐‐上海人的笔风收纳了北边的威胁和南方的嗦。

而且那人不愧是喝黄浦江水长大的黄种人,坐拥双倍的&ldo;黄&rdo;,妙喻说雨翔的文章没有强奸文字的迹象,有着早泄的爽快。

然后黄水东引,说这妙喻出自台湾董桥(董桥,1942年生,本名董存爵,福建晋江人。

长期在香港和英国两地从事新闻出版工作,著有多本散文集。

),是一贯的董桥风格。

林雨翔不知道&ldo;董桥&rdo;是什么地方,想在国民党贼居的地方,不会有道家的桥,怀疑是&ldo;孔桥&rdo;的音误(国民党尊儒教)。

既然没办法断定,&ldo;市友&rdo;的信也只好束之高阁了。

相邻小说
国家干部  尘缘  蝶儿耍花样(有仇必报之二)  总有辣鸡想吓我[无限]  夫人的黑历史被扒了  九千岁[重生]  [重生]论救世主与反派的兼容性  男神归来(娱乐圈)  [全职猎人同人]似假却真  我舞大勺养小妖  重生之万能农女  不知世子是女郎  摄政王的彪悍王妃  夏日萤火  嫁给权臣之后  妃常烦恼  浪子?王子?  前妻不掉价  伊人迟迟归  火辣新妻:二少的心尖宠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