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(例:UC浏览器、QQ浏览器)
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.com

第4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pa9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特别是那首《我是中国人》,一直被人引吭不断,它以&ldo;我是中国人,我是支那人&rdo;既作开头,又作结尾,突出了诗的主题。

诗人十分自豪地述说中华民族的伟大、历史的悠久和文化的灿烂,以讴歌爱国之情。

紧接着,诗人的笔锋一转,发出心底的呐喊:我的心里有尧舜底心,我的心是荆柯聂政底血&rdo;,这还不够,诗人又写道:我没有睡着!

我没有睡着!

我心中的灵火还在燃烧;我的火焰他越烧越燃,我为我的祖国烧得发颤。

这诗句惊心动魄,这诗句激昂振奋,一入国门,闻一多就以他那非凡之笔初次亮相。

回国不久,闻一多担任了北京艺专的教务长,为开展国剧运动和建立艺术剧院积极奔走。

然而那是个政局动荡的年代,有为的志士无处施展抱负,国剧运动的幻想破灭了。

与此同时,闻一多还加入了国家主义团体联合会,是他回国后为改造社会而做的第一次政治努力。

1926年,执政府制造了惨绝人寰的&ldo;三&iddot;一八惨案&rdo;,闻一多没有拘泥于派别的不同而沉默,他在悲愤中握笔写下了《唁词‐‐纪念三月十八日的惨剧》一诗,给烈士以崇高的礼赞,给生者以深深的激励。

继《唁词》之后,闻一多又借人力车夫的口吻,抨击北洋政府,写下了《天安门》一诗。

这时的闻一多,更强调文艺与爱国运动的密切关系,在《文艺与爱国‐‐纪念三月十八日》中写道:&ldo;我希望爱自由,爱正义,爱理想的热血要流在天安门,流在铁狮子胡同,但是也要流在笔尖上,流在纸上。

&rdo;此后,闻一多跃上文艺的战马,用文艺来表达、抒发自己的理想和追求。

对新诗不能忘情的闻一多,创办了《晨报&iddot;诗镌》。

1926年初,他迁居京西畿道34号,为布置这个家,他别出心裁,别具一格地安排了一个激发想象、特具引力的&ldo;黑屋&rdo;。

这间不寻常的&ldo;黑屋&rdo;,成了一群豪迈、洒脱青年诗人的乐窝。

在这里,他们朗诵诗作,悟出门道,形成新的诗风‐‐&ldo;格律派&rdo;。

闻一多就是这群诗人中影响最大的一人。

就在闻一多潜心构筑新诗大厦的时候,北京的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。

北京政变发生,军阀内部矛盾重重,局势混乱不堪。

闻一多携眷返回故里。

不久,为了谋求职业,他只身到了上海,在朋友的帮助下,受聘于上海国立政治大学。

从1926年到1927年,中国社会动荡不安,北洋军阀的统治更加残暴,国民革命内部又出现分化。

在这急剧的动荡变化之中,闻一多困惑、迷惘,心情极为压抑,这使得他又一次用诗来表达其心境。

他发表了与饶孟侃合译的美国诗人曼斯菲尔德的《我要回海上去》,还写了《心跳》、《荒村》等诗,把对旧世界的痛恨和对军阀混战的憎恶之情表现的十分鲜明。

《发现》一诗,可谓是闻一多血和泪的哭泣,他面对军阀混战、人民痛苦,喊出&ldo;这不是我的中华&rdo;的呼声,诗中的字字句句都是他怒火的奔泄:我追问青天,逼迫人面的风,我问,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,总问不出消息,我哭着叫你;呕出一颗心来,‐‐在我心里!

这一时期,闻一多发表的诗还有《贡献》、《罪过》、《收回》、《什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pa10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么梦》(修正稿)、《你莫怨我》、《你指着太阳起誓》等。

相邻小说
和反派大佬协议结婚后  我绑定了学习兴邦系统  男神说他钢管直  快穿之女配的独白  影后今天也没退休  媳妇总是怕我怎么办  八零拯救大作战  性感师尊别样红  这不是我笔下的世界  邹韬奋  等你回眸  女主都和男配he[快穿]  大皇子究竟何时夺嫡  你走,我没你这样的超英好友[综英美]  农家小福女  侯卫东官场笔记  密爱追凶:男神住隔壁  伦敦异闻录  [综英美]韦恩家的女孩无所畏惧  我穿成了锦鲤她姐[七零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