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(例:UC浏览器、QQ浏览器)
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.com

第7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pa15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闻一多面容严肃,长髯飘拂,像尊威武不屈的雕像。

在1944年快要结束的时候,云南人民又迎来了护国起义纪念日。

29年前,云南人民揭起义帜,吹响了埋葬袁世凯帝制的号角。

29年后,云南各界人士举行纪念大会,要求真正的民主。

这一次,闻一多是面对云南各个阶层的人士进行演讲。

他开门见山地说:&ldo;我们是应该惭愧的,应该对护国的先烈们惭愧了,应该对在座的护国英雄们惭愧!

三十年了,居然国家还像三十年前一样,难道袁世凯没有死吗?&rdo;&ldo;三十年后,我们所要的依然是民主,要打倒独裁!

&rdo;闻一多一语破的,喊出了最要害的声音。

会后,激动的人们举行了盛大的游行,闻一多走在队伍之中,亲自参加到这时代的洪流之中。

闻一多不仅在各种会议上伸张正义,鼓励民众;而且经常是重要宣言文件的起草者,为了认真地推敲行文,经常彻夜难眠,同志们安慰他的过度辛劳,他则总是笑着说:&ldo;谁叫我是国文教员呢!

&rdo;,是啊!

他只有一支笔、一张口,但他就是用口诛笔伐,为民主而不倦的斗争。

走上新的生活后,闻一多常常说民主要首先从自己做起。

1945年初,西南联大在西仓坡盖了教员宿舍,闻一多抽中了签分配到了一所住房。

当时住昆华中学宿舍或搬到西仓坡是各有利弊,于是全家开民主会,以表决方式做决定。

这次搬家,可说是家庭民主的体现。

在教育孩子方面,闻一多也注重从己做起。

一次,立鹤的一篇作文没有写好,闻一多狠狠地训了立鹤。

为这,立鹤三天不出屋,不肯吃饭,一家人都不快活。

闻一多也意识到这是粗暴的家长作风,于是他向孩子认错,检查了自己在教育方法上的简单、粗暴作风。

闻一多作为一家之主,做到了有错就改,不摆架子。

昆明的民主斗争呼声愈来愈响亮,进步的刊物也如雨后春笋似地纷纷出现,闻一多同每个刊物都保持着紧密的联系,并指导编辑工作。

在火热的斗争中,闻一多表现了多方面的才能,无保留地献出自己的力量。

他写火热的文章,对丑恶的现实展开无情的抨击;他学习理论,积累心得,使每次讲演总是那么生动朴实,又切中时弊要害;当要刻印文件但经济不足的时候,他又自告奋勇刻写钢板,工整的小楷从头至尾一丝不苟。

在为争取实现民主政治不懈努力的过程之中,闻一多不断擂起时代的战鼓。

他高度赞扬文艺的民主方向,提出要&ldo;让文艺回到群众中去&rdo;,的口号,反映出对进行革命必须与工农大众相结合的深刻认识。

在如何看待历史的问题上,他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道出一个深刻的道理:历史是会重演的,但又不完全重演,恰是螺旋式的进展。

以历史的眼光看待时代,是闻一多能够不断认清方向的思想武器。

这位走出书斋不久的学者,思想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。

在1945年&ldo;五四&rdo;又来临的时候,闻一多不顾瘦弱的身体,和青年们一道参加了示威游行。

出征前,他登台呼吁:&ldo;这是行动的时候了,让民主回到民间去!

&rdo;这次游行,要求民主,要求和平。

当队伍经过四个小时的游行后又回到云大操场时,闻一多再次出现在高台上,他高喊:&ldo;我们今天第一要民主,第二要民主,第三还是要民主!

没有民主不能救中国!

没有民主不能救人民!

&rdo;这是时代的呼声,这是人民的呼声,闻一多就是这&ldo;时代的鼓手&rdo;。

相邻小说
这不是我笔下的世界  侯卫东官场笔记  八零拯救大作战  快穿之女配的独白  影后今天也没退休  你走,我没你这样的超英好友[综英美]  [综英美]韦恩家的女孩无所畏惧  男神说他钢管直  等你回眸  密爱追凶:男神住隔壁  伦敦异闻录  大皇子究竟何时夺嫡  女主都和男配he[快穿]  邹韬奋  性感师尊别样红  农家小福女  我穿成了锦鲤她姐[七零]  和反派大佬协议结婚后  我绑定了学习兴邦系统  媳妇总是怕我怎么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