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(例:UC浏览器、QQ浏览器)
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.com

第35章

老子这几句话,从字面上粗浅一看,似乎非常反对儒家提倡仁义道德,但有几点我们必须注意。

第一,老子在世的那个时代,正是春秋时期,社会面临转型时的种种变动,一个新社会形态逐渐形成,这中间产生了很多病态的现象。

老子在此病态社会中,体会出他的人生哲学,才会有这样的说法。

他的话,乍看起来是唱反调,但仔细研究一下,这正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正面教育。

我们可以另外举一个反证。

例如把孔子作的《礼记》中的《礼运篇》,加以整体研究后,就会发现孔子亦有老子这样的看法。

中国文化,素来重视道德的价值,《礼记》中的《礼运篇》已经表达得很清楚。

所谓的&ldo;德&rdo;乃归于&ldo;道&rdo;中,德是道的用,道是德之体。

而这个道又是什么呢?老子自己认为道就是自然,但是由远古到黄帝的时代,人为的一切,已经渐渐不合于道了。

第二,从黄帝以前的远古史来看,在《列子》书中,假托黄帝本身梦想的文章,便是梦游&ldo;华胥国&rdo;,这是不是真实的故事,此处暂且不加讨论。

文中提到,黄帝作梦,到了另外一个国家,那里到处太平安详,没有任何不幸之事,是人类盼望中的天国。

这篇&ldo;华胥梦&rdo;等于中国文化所向往的理想国。

其他像相拉图的&ldo;理想国&rdo;、莫耳的&ldo;乌托邦&rdo;,乃至佛家的&ldo;极乐世界&rdo;、基督教的&ldo;天堂&rdo;,都是其来有自,反映了这个世间的人类,苦难重重,无时不在斗争战乱中,因此人们便自然而然地追求另一个幸福圆满的境界。

而老子所谓的大道,正代表了它的内涵与精神。

其实,老子讲&ldo;大道废,有仁义。

智慧出,有大伪&rdo;的说法,未免失之太刻薄,但这也是爱之心切,所以责之更严。

孔子在《礼运篇》也讲得差不多,只是表达方式不同而已。

此即儒道二家的态度差别之处,但是道理是相互贯通的。

孔子在《礼运篇》上说:&ldo;故用人之智去其诈。

用人之勇去其怒。

用人之仁去其贪。

饮食男女,人之大欲存焉。

死亡贫苦,人之大恶存焉。

故欲恶者,心之大端也。

人藏其心,不可测度也,美恶皆在其心,不见及色也。

欲一以穷之,舍礼何以哉!

&rdo;人有了智慧,智慧的反面就是jian诈,用得好就是大智大慧,用歪了就是老jian巨猾,全在一念之间。

因此孔子强调&ldo;用人之智去其诈&rdo;。

而大勇的人,往往气魄大,脾气也大。

大勇的反面,就是多怒,佛家称之为&ldo;嗔&rdo;。

假使一个大英雄、大丈夫,没有暴烈的坏脾气,那就很可贵了。

&ldo;用人之仁去其贪&rdo;,仁慈本是件好事,但是仁慈太过了,变得婆婆妈妈,待人接物软塌塌的,心理上难免有一种不自觉的贪恋、执著。

因此,能够保持一片仁慈博爱之心,而无这层贪着之念,那便不会发生不良的副作用了。

从这里,我们已可明确地看出,老子的&ldo;大道废,有仁义。

相邻小说
[综]反派之路    我老公到底是什么  李鸿章传  (陆花同人)灯花百千盏  掉马后我被徒弟拿捏了  在年代文里被渣了二十年后  西窗竹  穿成男主前女友[穿书]  伪装  我的帝王生涯  穿越之夫郎为上  顶流他姨是混血小饕餮  犬夜叉之哥哥,哥哥  迎春花  全球天灾:我银行卡里还有一百亿  明朝五好家庭2  玉垒浮云  为你上瘾  师尊,这次我只要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