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(例:UC浏览器、QQ浏览器)
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.com

第30章

一九四四年九月底,日本南侵,桂林失守,《新儿童》被迫再次停刊。

一九四五年九月,日本投降以后,母亲和杂志社同人回到广州复刊,在刊物上宣传和平民主,触怒了国民党,于一九四六年,广州市国民党当局勒令《新儿童》停刊。

母亲把杂志搬回香港继续出版。

经过了几年的战火锻炼,也由于形势关系,《新儿童》回到香港出版之后,编辑思想有了明显的转变和有所提高,内容方面比以前更为接近社会。

儿童通讯员大量的发展。

好几个地方的孩子自动组织了通讯员联谊会,举行经常性的活动,包括有香港、澳门、广州、南昌、梧州、新加坡等地的通讯员联谊会,而联谊会与联谊会之间,也彼此互相通讯,更发展至东南亚和美洲。

其中有一个马来西亚的读者,因为参加抗日,受到当局驱逐出境,到了香港,去杂志社里寻求帮助,结果和母亲及编辑们成了好朋友。

在这个期间,母亲常被一些家长邀请到家里做客,有一年三八妇女节,母亲还被一位参加过大革命的老家长柯麟,邀请到澳门去做客。

而《新儿童》的作者队伍,也在不断扩大,包括了胡明树、黄谷柳、司马文森、华嘉、谢加因和绿渡。

后来,母亲得了助华协会的奖学金,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研究院学习一年,《新儿童》还是照常出版。

曾昭森博士把早期出版的《新儿童》,从一卷至八卷的作品,选编了五十种单行本,成了《新儿童丛书》。

里面有落华生、贺宜等人的故事和童话集,还有庄泽宣给父母和教师的讲话,还有许多故事、诗歌、常识等等。

过去由于编辑需要,母亲用各种化名写了故事、诗歌、常识、翻译等等,收集起来出版,约有二十种。

母亲由美学成回港,继续主编《新儿童》,到了一九四九年,又出版了给年幼的孩子们看的《新儿童画报》。

但不到一年,母亲就不再编下去。

因为广州解放,她和我父亲回到中国,中国政府为了帮助《新儿童》办下去,出版总署做了决定,用私办公助的方式,刊物的名称和编辑人仍旧,由广西省文教厅负责出版。

一九五九年,我母亲被调离该刊,到中国作家协会广东分会当专业作家,还是以写儿童文学为主。

作品被译为英、法、德、西班牙文版本。

后又担任了国际笔会广州分会副会长。

提起《新儿童》,香港现在的作家、知名人士林燕妮、蒋芸、韦基舜、陈永明、罗冠樵、孙述宪等,都满怀思念之情。

而我自己,又何曾不是在母亲和她的儿童文学创作影响之下,走上了同样的道路呢?尽管小读者们变成了“老读者”

,但他们心目中的“云姊姊”

和《新儿童》,永远是他们成长中的良伴。

胡菊人

复观先生与香港

相邻小说
名门天后:重生国民千金  星际最强太子妃  每天都被魔教教主威胁  八零之发家养娃  彪悍农家大嫂  嫡长孙  私藏月亮  百媚生  妖王宝藏  同学,有个恋爱和你谈一下  雾切2:诺曼兹旅馆侦探竞拍事件  毛佩琪正说永乐大帝朱棣  病弱相公总演我  三色猫短篇  我的殡葬灵异生涯  多少钱都给你呀  春花厌  六零穿书养娃记事  伪装绿茶  凤月无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