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(例:UC浏览器、QQ浏览器)
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.com

第58章

【19】 “寄出的稿子我看不会遗失”

一语,反映八十二岁老人家,头脑十分冷静而清醒,收信人衷心感激不尽。

但是,无论如何,《鹰之歌》风波平息,此后文章毫无删改,煌煌巨著《随想录》毕竟在八年之间全部登完,随即出版合订本,受到万千读者热烈欢迎。

国内许多读者则一直埋怨买不到书,叫苦不迭。

难道有人对《随想录》“客观控制”

吗?

黄永玉

往事模糊芦花岸

——香港九华径的一些回忆

九龙荔枝角的九华径,原来叫做“狗爬径”

,不好听,改成现在的名字。

四十年代要去九华径,在尖沙咀搭六路巴士到荔枝角终点站美孚油库,沿海湾边的海堤直进远远山窝里的小村子便是了。

四八年的时候,荔枝角这个小海湾开始还不怎么闹热。

不少星期天前来游玩的人都提了鱼网、水桶、钓杆这类的东西,把这里当做荒无人烟的探险寻宝地方。

其实海湾内潮涨潮落的小部分海产,早由九华径的村民捡拾干净了。

那时候村外临海湾的土地还是农田,春夏秋冬都有村民劳动,牵着黄牛水牛来来往往。

文化人士钟爱的村落

村民大部分姓曾,客家族。

什么时候搬到九华径来的故事,以前听到讲过,现在忘记了。

九华径出来的两边山上都荒得很。

右边是蔓延出去的海崖,左边山崖只有很少不成材的马尾松。

后来给一个是做“收买佬”

可能发了意外财的人买下来,一层层地平了地,挖了路;挖完一阵,热闹一阵又搁下来,搁下来不久又搞,来回十来次。

内行朋友说在荒地上开路或房屋地基,要等它自然陷落,一次一次地平整,是省钱的办法。

一年多以后,一幢幢几层高级别墅洋房盖出来,也有了水泥马路,俨然成了气候。

那个“收买佬”

显然是发财之后上别处高升去了。

我见过这人,高大,松皮松肉,戴一顶窄沿破草帽,走起路来一跛一颠,从不跟人打招呼说话。

接着才是荔枝角游乐场的出现,每天大鼓洋号的大喇叭广播。

九华径住着的人觉得吵是吵,但还不懂得讨厌和提抗议这些事。

何况那时候的音乐没有今天流行歌那么让人觉得浅薄无聊。

我一九四八年春回到香港,住谢菲道廖冰兄家里,很过意不去。

一次到九龙砵兰街看漫画家张文元和演剧老朋友方莹。

相邻小说
我的殡葬灵异生涯  六零穿书养娃记事  彪悍农家大嫂  同学,有个恋爱和你谈一下  病弱相公总演我  凤月无边  伪装绿茶  名门天后:重生国民千金  多少钱都给你呀  妖王宝藏  私藏月亮  百媚生  毛佩琪正说永乐大帝朱棣  春花厌  八零之发家养娃  星际最强太子妃  嫡长孙  雾切2:诺曼兹旅馆侦探竞拍事件  三色猫短篇  每天都被魔教教主威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