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(例:UC浏览器、QQ浏览器)
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.com

第3章

金紫满身皆外物,文章千古亦虚名。

因逢淑景开佳宴,自趁新年贺太平。

猛拍栏杆思往事,一场春梦不分明。

这本是一杯盛满了牢骚的女儿红,却在&ldo;猛拍栏杆思往事&rdo;一句中,露出了烧刀子般的峥嵘烈度。

&ldo;拍栏杆&rdo;这种方式,最早是一位名叫刘孟节的宋人记录的,刘诗人常感怀才不遇,写下了&ldo;读书误我四十年,几回醉把栏杆拍&rdo;。

到了辛弃疾那里,就不仅&ldo;栏杆拍遍&rdo;,还要&ldo;把吴勾看了&rdo;,一手拿着刀剑,一手猛拍栏杆,这就不只是抑郁,而且十分愤懑了。

恭亲王为何而抑郁呢?又为何而愤懑呢?

更为吊诡的是,他后来又把&ldo;猛拍栏杆思往事&rdo;一句删除,改成了&ldo;吟寄短篇追往事&rdo;,拿刀子改成了拿笔杆子,拍栏杆改成了写作文,硬生生地将一盘重辣重麻的川菜,改成了温润甜腻的苏点。

或许,逝者如斯,恭亲王想不豁达都难,牢骚太盛防肠断呀……

4

《绝版恭亲王》这个系列在报纸上连载时,一些读者悄然而热烈地反馈:这是一本中国官场的教科书。

我不禁愕然。

在我想来,这本该是中国改革史的另类记录和解读。

我曾经认真地回头检查,看看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有心所栽的花成了无意所插的柳,却随即释然。

原来,中国式的花、柳竟是如此难分难解,权谋几乎无时无刻不是生活中的主旋律。

无怪乎我的上本改革史小书《国运1909》,被一些朋友当做了&ldo;官场导读&rdo;,相互推荐,居然多次登上排行榜。

这种特殊的市场&ldo;被定位&rdo;,导致我的读者大多是沉默的一群。

他们在看,他们也在思考,但他们不说。

不说,不是因为不会说,而是因为不便说,也不想说。

我曾经的师长、红墙内的一位显宦,据说看了我的专栏彻夜难眠,长叹一声后道:不当家不知柴米贵,难啊!

我似乎恍然大悟:他们并非喜欢我的文字,而是与文中的主人公产生了共鸣。

体制内的改革者,一面要和光同尘,一面要负重前进,艰难而孤独。

掌声难得,嘘声易起,本想&ldo;左右逢源&rdo;,却往往是&ldo;左右为难&rdo;,上下不讨好,里外不是人。

这种&ldo;势禁形格&rdo;下的痛楚,但凡是想有所作为的当家人,都能感同身受。

如果这本小书果能令&ldo;当家人&rdo;们产生小小共鸣,就算被人称作&ldo;官场教科书&rdo;,又如何呢?

5

现今恭王府的管理者们,的确很是让我大吃了一惊。

最初我是纯粹从一个游客和商人的角度,惊叹于这么一家文化部直属的文保机构,居然能把一个没落了百年的王府,经营得有声有色,再度验证了体制中本就有不少能人,只是如何发挥而已。

相邻小说
五零俏军嫂养成记  百年功罪  [综漫]海神能有什么坏心思  鬼の左眼  绿腰  农门小娘子  福运来  清朝经济适用男  大宋王朝·沉重的黄袍  反咬一口  别无选择  第一辞色  亿万富婆发家史  炮灰霸总没有世俗的欲望  快穿之我是女主白月光  藏爱  (系统)宠物恋人  邋遢天使俏娃娃  追光  热恋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