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(例:UC浏览器、QQ浏览器)
铅笔书屋手机版网址 qianbishuwu.com

第17章

这一声政治炸雷,果然快得让人不及掩耳。

大清官场在省过神来之后,立即反弹,无论王公勋戚,还是文武百官,纷纷请愿,强烈要求挽留大清的好总理恭亲王。

各方博弈了一个多月,恭亲王终于在太后面前&ldo;伏地痛哭,无以自容&rdo;,做了违心的自我检讨,深挖思想根源,灵魂深处大闹革命,慈禧则收回成命,归还了这位前政治盟友的几乎所有乌纱帽,但依然去除了&ldo;议政王&rdo;的头衔。

在一片和谐至上、理解万岁的欢呼声中,这场持续了39天的政治风波平息了。

大清政坛终于换了老大,牝鸡司晨的新时代开始了。

&ldo;风暴中的芦苇&rdo;

4月18日,风波还在进行当中,《纽约时报》的驻华记者就发出了报道,将其称为一场&ldo;革命&rdo;,认为这一事件足以展示&ldo;中国人民&rdo;和&ldo;中国政府&rdo;的某些特性。

在详细介绍了风波过程后,《纽约时报》发出疑问:在恭亲王的治理下,统治中国的这个少数民族政权保持了稳定,赢得了持续发展和国际信任,内政外交方面日渐理顺,如今风云突变,&ldo;新朝代的黎明是否会蒙上朝臣内讧和内政纷争的阴霾呢?&rdo;

在提到恭亲王的妥协时,《纽约时报》将其形容为风暴中弯折的芦苇,甚至在风暴尚未来临前就已经屈膝。

无独有偶,长驻北京的另一位美国人、38岁的传教士、同文馆教师丁韪良,在其6月1日为《哈泼斯》杂志写的文章中,也将恭亲王形容为暴风雨中弯折的芦苇。

这位日后北京大学(&ldo;京师大学堂&rdo;)的首任校长,忧心忡忡地说,&ldo;斯巴达曾经在两位国王的共同统治下实现和谐,罗马也曾在两位执政者的共同领导下走向成功&rdo;,如今,恭亲王已经被打倒,获得胜利的这两位&ldo;教育程度低的女性&rdo;,能领导好中国吗?

作为改革与开明的代表,恭亲王的落败被西方普遍解读为大清政治的一次倒退和反动。

而在后世中国的主流史学者们眼中,这一风波也成为慈禧太后弄权的一大罪证。

恭亲王当然不是蔡寿祺所指控的&ldo;权奸&rdo;,但平心而论,他毫无疑问地是&ldo;权臣&rdo;。

&ldo;君子无罪,怀璧其罪&rdo;,整天与最高权力瓜田李下地黏糊在一起,招来嫌疑也几乎是必然的。

白居易曾有诗云:&ldo;周公恐惧流言日,王莽谦恭未篡时。

向使当年身便死,一生真伪有谁知。

&rdo;恭亲王就是大清朝名副其实的&ldo;周公&rdo;,他的政治命运三起三落,受尽猜忌,其背后原因无非是:在最高权力的卧榻之侧,他发出的鼾声实在太过于响亮了。

西方人或许不会完全明白,在风暴中低头,这与其说是芦苇的屈服,不如说是芦苇的生存之道。

烈风如刀的任何所在,能蓬勃生长的,从来就不是,也不可能是参天大树。

尽管几番沉浮,恭亲王却一直是同治、光绪两个时代最有势力和实力的政治人物,即使退居二线、三线,他的影响力依然在左右着大清的内政外交。

那些在日后的史书上远比他更有光彩的人物,如曾国藩、左宗棠、李鸿章,无一不是在他的羽翼遮蔽下,才从官场的刀光剑影中幸存下来;而他大力提倡、呼吁并身体力行的改革,不仅体现在三年的经济改革(&ldo;洋务运动&rdo;)中,也体现在随后的政治改革(1901-1911年&ldo;新政&rdo;)中。

恭亲王的&ldo;芦苇&rdo;个性,也证明了政治学的一个常识:权力既不是职位,也不是头衔,而是影响力。

一介布衣、一个&ldo;群众&rdo;,只要有足够的影响力,照样能呼风唤雨,甚至左右政局,后世的李鸿章、袁世凯等,也都几起几落,却在任何时候都能成为旗帜与方向。

被湮没的舵手

当然,芦苇毕竟只是芦苇,而非参天大树。

在这场风波中,本是参天大树、亦有资本可继续成为参天大树的恭亲王,最终选择了成为芦苇的命运。

风波持续39天,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就颠颠地去做检一讨,就足以证明他内心的痛苦与挣扎。

可惜我们没有足够的史料,来还原他当时的心态:是顾全大局还是爱惜羽毛?是厌倦内斗还是害怕对抗?

从此,恭亲王从&ldo;同治&rdo;公司的缔造者、合伙股东降级成为职业经理人、高级马仔,在慈禧太后的眼中,这是个不能不重用,又不能不控制使用的人才。

一个优秀得几乎无懈可击、小心谨慎得无可挑剔的人,这种完美本身就是他最大的缺点。

曾经丰采四溢、棱角分明的&ldo;鬼子六&rdo;,自此甘心自我矮化,小心翼翼地让聚光灯集中在皇座乃至皇座后面的帘子上;在展现超强行政能力和经济管理能力的同时,展现了萎靡得如同太监般的政治性格,一手硬、一手软,奠定了一个操盘手、一个管家、一个技术型官僚的典型&ldo;老二&rdo;形象。

小心谨慎的&ldo;老二&rdo;,依然不能逃脱生前被清洗、身后被注水的命运。

由恭亲王倡导、推动并亲自操盘的大清改革,无论深度、广度还是力度,乃至遭遇的阻力,都可谓前无古人、后少来者。

从1860年代开始,恭亲王主导的改革涉及力一方面面:救亡与启蒙、御侮与内治、稳定与发展、效率与公平、扩大执政基础与维护执政地位等;举凡同治、光绪年间的改革,无一不是在他保驾护航下得以出台、推进;改革的主要人物,如曾国藩、左宗棠、李鸿章等,无一不是在他的保驾护航下得以保全、发展。

但是,因为现实政争的需要,自1884年&ldo;甲申易枢&rdo;、恭亲王被逐出权力中心后,他作为&ldo;老二&rdo;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就受到长期的、持续的、人为的矮化、淡化及边缘化。

相邻小说
第一辞色  邋遢天使俏娃娃  大宋王朝·沉重的黄袍  追光  [综漫]海神能有什么坏心思  (系统)宠物恋人  农门小娘子  百年功罪  清朝经济适用男  别无选择  藏爱  福运来  鬼の左眼  绿腰  五零俏军嫂养成记  炮灰霸总没有世俗的欲望  热恋前  快穿之我是女主白月光  反咬一口  亿万富婆发家史